#DL;LM_5:The Future BreakFast 2 — 你的子女不是你的子女。你的父母不是你的父母。引言
或許我們從來都沒有長大,只是學會了怎麼扮演一個大人。
— Jenna Rink,13 Going On 30
想要學習遠比想要正確更重要。
— Jony Ive 分享 Steve Jobs 給他的印象
現行教育對孩子是殘忍的,我們逼迫他們為了虛無縹緲的以後而犧牲近在眼前的需求,用各種限制加重孩子的負擔,讓他受苦,為了永遠享受不到的遙遠幸福做準備。
— Jean-Jacques Rousseau 盧梭,Émile, ou De l’éducation 愛彌兒:論教育
心理疾病和自殺息息相關,當自殺死亡率不斷上升時,成人們常常說預防相同的事情重覆發生,不過卻沒有好轉,甚至情況變得更差。
這次的題目就是解答:你的子女不是你的子女。你的父母不是你的父母。
另外還有第二個主題:沒有教不到的小孩,只有不懂教的家長。
我看似正在玩文字遊戲,同時這兩個認知概念是貨真價實的能夠幫助我們降低子女的自殺死亡的機會率。
我們和下一代現在已經在VUCAF(Volatility 變動、Uncertainty 不確定、Complexity 複雜、Ambiguity 模糊和 Fragile 脆弱)的世代,身為專家是不夠的。「專精於一件事遠遠不夠…..當今非常有才華、能夠真的改變世界的人,並不是專精自己領域的那種,而是可以結合不同領域需求的人。」
在以色列,除了一般的學校,還有各式各樣非正式的教育機構和課程。它們對教育嶄新且共同的看法是,比起實際習得的知識,他們更在乎學習的過程。
它們的精髓所在在於教育小孩和年輕人的方式,是讓他們有能力找到特殊的連結,能夠質疑和對傳統知識提出挑戰,敢於發掘和探索,不接受「不行」或「不可能」這種答案,認為它們是這個通往新道路的起點,一種新的挑戰:「怎麼讓不可能變成可能?」。
然後,當我們仔細解析的從工業時代開始的近代教育系統和教養模式,會發現這個的主要目的看似是轉移知識,其實是海市蜃樓。從工業時化設立至今的教育系統也不就只是讓大部人成為高級勞工而已,背後藏著一只由碩大陰影組成的SSR級怪獸。
連電話也從「大哥大」發展成智能手機(電話),具備多元化功能。為甚麼教育系統和教養模式依然老舊,就算問題叢生,卻沒有如智能手機(電話)的進步?
以色列的特拉維夫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創新科技城市,我們的智能電話中的部件和技術不少都是從位於以色列的公司而來,甚至USB都是在這個國家發明的。
同時,以色列的孩子或許沒辦法在標準化測驗上拿到高分。他們的能力也絕非落後。因為最重要的是學習過程,而不是考試結果;重點不在於孩子擁有多少知識,而是他們如何擁有這些知識。在以色列,那麼這種不輕易給予學生知識的課程就非常有突破性,而且顯然很有效。
這類課程的評量方法也非常特別。老師想要評量學生的學習成果,看重的指標不是他們的成就,而是他們的失敗。「如果成功解出20道題目,那我身為老師,只是在浪費你的時間,因為你已經知道怎樣解決這些問題了。所以你完全沒有進步、沒有學到東西。」
「教育的目的並非「知」,而是體驗。」根據「促進青年卓越與創意研究所」的創辦人艾莉卡‧藍道(Erika Landau)認為,人類記得最清楚的事情,就是親身經歷過的事。
以崩壞了的資本主義社會角度來看,結果當然重要。但是,以生命的長度、闊度和深度來看,結果不是唯一重要的事。過程、能力,機會,以及有自信去嘗試、去受困、去解決 — — 以長期看來,這些事不只對經營事業重要,對人生也極為重要。
在Multipotentialite多元潛能者上,我們可以找到跨領域知識的能力。在歐美社會,Albert Einstein 愛因斯坦和Steve Jobs是其中兩位近代比較知名多元潛能者。在亞洲,李小龍就是多元潛能者的模範。
我們認知中的李小龍是武術家和演員(他不認為自己是明星),其實他更是作家、詩人、哲學家、製片人、導演、武術指導、舞蹈編導。當然他也是一位兒子、丈夫和父親。
身為武術家和演員,他既重視自己的作品,更以品格、行動和精神去感染他人,把力量傳遞開來。在他的短短32年的光陰,留下了影響深遠的思想給我們。所以這位前輩值得我們學習。
那麼,我這個Multipotentialite多元潛能者後輩嘗試從他擁有的5種「特殊天賦」 — —
Idea synthesis 將不同概念融合的能力、
Rapid learning 快速學習的能力、
Adaptability 適應力強、
Big-picture thinking 巨觀式思維、
Relating and translating 串連力和傳譯力,
幫助大家怎樣在VUCAF(Volatility 變動、Uncertainty 不確定、Complexity 複雜、Ambiguity 模糊和 Fragile 脆弱)的環境中當一位Good enough parent 夠好的父母的方向和動力、具備適應力的人,以及找出減少新一代自殺的關鍵。正是5種「特殊天賦」對應這5種情況。
所以進入內文之前,首先我強調,「The Future BreakFast」這個系列每一句都有可能是錯的。
這個系列的主要目的:「Reparenting the parent」。我覺察很多現代包含「醫療傷害」(Iatrogenics)的問題,都是從過去和現在的父母們主動、被動或是在自己不知不覺的狀況創造出來。父母們是治療問題的重要元素,也是預防醫療傷害的關鍵。
大家可以依據個人的認知、世界觀、道德觀和價值觀,質疑和反駁我所分享的內容。這個系列是基於個人的經驗、覺察、技能,以及隨著時間演化和轉變的社會文化,其中的一些觀點都有可能是錯誤的、模糊的、局限的。
因為我也是一直覺察、明辨和打破自己學習和吸收過的知識系統,一步一步的建立包含理性、情感和同理心的認知系統。如不認同我,歡迎建立屬於自己的認知系統,一起思考和交流。
再次重申,我可以確認的一點是:
在這個學習和修煉的過程,對大家也是有益的。就算過程不順,我們同樣得到珍貴無價的東西。然後點擊下方的連結前往文的各部份。
1. Volatility 變動的另一端不是不變,是 Anti-volatility 反變動。(已完成)
2. Uncertainty 不確定的另一端不是明確,是 Anti-uncertainty 反不確定。(已完成)
3. Complexity 複雜的另一端不是簡單,是 Anti-complexity 反複雜。(已完成)
4. Ambiguity 模糊的反面不是清晰,是 Anti-ambiguity 反模糊。(已完成)
5. Fragile 脆弱的另一端不是強固,是 Anti-fragile 反脆弱。(已完成)
總結和三本選書(已完成)
P.S. Follow 我的Twitter 和Instagram,那邊的更新速度比較快。
P.S.S 最後,如果你覺這篇文章,以及我之前寫的文章值得閱讀,請forward給你的 3位朋友閱讀。你不follow、不拍掌也可以,因為我比較關心大家的真實生活,不是數碼數字的上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