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LM_1.8:複雜系統的破局思考 — 反脆弱智慧 #21STCREN
人在不確定的時候……他們不會向自己內在尋找答案,他們看到的都是含糊不清,以及缺乏信心。於是他們向外尋找可降低不確定性的資訊來源。他們第一個找的就是權威。
— Robert B. Cialdini 羅伯特‧席爾迪尼
人們相信騙子,大多不是因為騙徒手法高明,而是付出太多沉末成本,不願推翻自我的錯誤和承認所做是無用的。
— Anonymous 無名氏
你是一個從鑰匙孔觀看這個世界的人,更花整輩子的時間嘗試讓這個鑰匙孔變得更大,去察看和明白更多東西。現在,透過一個你無法想像的方式,那鑰匙孔會在一下子之間被放大,同時你卻拒絕這個可能性。
— Ancient one 古一,Doctor Strange 奇異博士
所以再一次因為一件事情發生,也發現跟「Artificial stupidity 人工愚蠢」的主題相關,Complex systems(複雜系統)─ 「#DL;LM」Do less, Love more (小做一點,多愛一點),這次是來自大然的愛,也是來自大自然的怒。其實從編寫《反脆弱》+《不對稱陷阱:當別人的風險變成你的風險,如何解決隱藏在生活中的不對等困境》那個時侯,便希望談談 Complex systems(複雜系統)。因為大部份事、物都是跟複雜系統相關,正在閱讀這些文字的大家的身體裡,Youtube、Facebook、經濟、兩性關係、投資、商業、教育、健康,甚至Coronavirus disease (COVID-19或武漢肺炎)等等都一樣。大家讀這篇文章,會得到下面的結論:
2. Complex systems(複雜系統)是未來發展的關鍵,請理解它。
3. 面對Agency Problem(代理問題)才是解決問題的徵結。
4. 理性是指避開系統性毁滅。
5. 運用Via nagativa(否定法/減法)會幫助我們更接近目標。
因為現在很多人都不太認識Complex systems(複雜系統)是甚麼東西,包括權貴們、中產人士們和希望改變杜會的人們。它是在大自然裡面發現,不是人造的產物,還跟反脆弱相關,可以治療病了的社會。同時,複雜系統連繫眾多領域範疇,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人工智能也包含在內,博大精深,所以這編文章真的只是其中的皮毛。 I LOVE MOTHER NATURE!開始!
1. 改變和死亡是在所有事、物之上。
「改變和死亡是在所有事、物之上。」── 病入膏肓的資本主義誤導很多人認為「人定勝天」、「人類的智慧能夠改變一切」、「預測歷史、以及過去的事件的可信性很高。」等等信念是真的,忘了改變和死亡會突然出現,那個「Stop」的按鈕根本不在自以為是的人類手中。我們不能停止改變和死亡,只能學會面對。
Complex systems(複雜系統)的重點之一,就是包含改變和死亡,更會利用改變和死亡幫助事、物進化。改變和死亡是「看不見的手」的重要工具,不像光影、美醜、優劣、長短等等相對性的概念般存在。再次歡迎大家再次回到遇然性的思考模式 ── 可以存在/不可以存在;不可以不存在/可以不存在。改變和死亡就是具備遇然性。
複雜系統真的蠻複雜,不少事物也隱藏著複雜系統。因應社會發展,我拿其中一個不太難懂,同時比較可以幫助大家治療問題的例子。蜜蜂群大概就像下圖般運作,斥候蜂就像人類社會中的領導者、權威人士、成功人士、代議士、偶像、KOL、學者、導師或智者,工蜂好像平民、中產人士、普羅大眾、追隨者、網上follower、選民或學生。(中產人士不是屬於斥候蜂群。)
2.Complex systems(複雜系統)是未來發展的關鍵,請理解它。
經蜂后分封之後,整個蜂群曝露在變幻無常的天氣和充滿被捕食危機的環境之下,很容易遇上兇險。一些斥侯蜂便會搜尋可能性比高的築巢地點。若有斥侯蜂發現有潛力的地點,牠就前往探索,評估其整體品質。一旦斥侯蜂完成對特定位置的探索,牠就回到蜂群,並開始在蜂外圍表演一種搖擺舞,以此向其他斥侯蜂溝通該地點的特色。斥侯蜂的舞蹈時間長短和牠對於位置的感受息息相關,位置品質愈高,舞蹈時間也愈長。蜂群中其他斥侯蜂觀察舞蹈,並被勸動親自前往查看。
一段時間之後,相信這隻斥侯蜂的其他斥侯蜂會開始幫忙宣傳,甚至還能算出特定時段有多少隻蜜蜂為某一個位置宣傳,並據此評估該地點受歡迎的程度。這跟音樂排行榜的確有相似,某些地點會待在上榜好一陣子,新的地點偶爾會闖進榜單。另外也會有一度大受歡迎的地點曇花一現,接著瞬間失寵和落榜。
經過一、兩天舞蹈之後,某一處地點廣受歡迎。這個時侯,分散式系統大致已經能做出決定了,所有斥侯蜂全體回到蜂群,開始發放名叫「尖叫」的特定雜訊,並表現「嗡嗡奔跑」,像某個瘋狂的表演者在觀眾(聽眾)群中奔竄。然後,幾十隻知道該往哪裡去的蜜蜂,明白需要少數幾隻方向正確又能快速移動的蜜蜂,便足夠引領移動較為遲緩的大規模蜂群遷往新地點。接下來會是:
結果1:那只斥候蜂是正確的,前往的路徑也安全。大部份蜜蜂成功到達位置B,新位置的確比位置A相對的好。
結果2:那只斥候蜂是也許是正確的,前往的路徑不安全。大部份蜜蜂未能成功到達位置B,只有少數到達,同時新位置的確比位置A相對的好。
結果3:那只斥候蜂是不正確的,前往的路徑安全。大部份蜜蜂成功到達位置B,新位置卻比位置A差。最後蜜蜂群未能生存,滅亡。
結果4:那只斥候蜂是不正確的,前往的路徑也不安全。部份蜜蜂只是在路上蹺圈打轉,最後那些蜂群死亡。餘下的蜜蜂繼續在相對安全的A位置生存,希望斥候蜂們下次成功找到比較好的位置。
結果5:那只斥候蜂是不正確的,前往的路徑也不安全。部份蜜蜂只是在路上蹺圈打轉,最後那些蜂群死亡。餘下的蜜蜂繼續在A位置生存,斥候蜂們未能找到新位置,整個蜂群滅亡。
大自然的複雜系統利用改變和死亡讓比較弱的蜜蜂消失,擁有更能適應環境的DNA的種類便生存下來。而且,蜜蜂的腦袋比人類細小,神經元也比人類少。不過,它們自然而然的懂得怎樣真正的生存,甚至比人類社會更具規律、更具系統性。同時,螞蟻的社群和蜜蜂差不多,也有蟻后、斥候蟻和工蟻的階級分別,運作的模式很類似。一隻蜜斥侯蜂/螞蟻不會認為自己死亡是最可怕的事,整個蜂/蟻群,甚至名為蜜蜂/螞蟻的物種全部死亡才是最可怕。
我們轉回到人類社會。蜜蜂/螞蟻群正如社會的發展,平民、普羅大眾、中產人士、追隨者、網上follower、選民或學生(工蜂/蟻們),觀看和接收領導者、權威人士、成功人士、代議士、偶像、KOL、學者、導師或智者(斥候蜂/蟻們)的訊息,然後相信他/她們能夠帶領大家生活在更好的社會。同時,人類社會卻好像比蜜蜂/螞蟻群帶來更多問題,還會破壞地球,令人類滅亡。這非常奇怪!蜜蜂/螞蟻群只是複雜系統中兩個例子,其中當然有跟人類相關的知識。
3. 面對Agency Problem(代理問題)才是解決問題的徵結。
在大自然的蜂/蟻群系統,斥候蜂/蟻就是 Agency (代理)。當它們造成結果4或結果5,帶來系統的滅亡,還會跟同伴一起從DNA庫中消失,讓更能適應環境的DNA生存、延續和進化。所以蜂/蟻群系統不會有Agency Problem(代理問題),不過在由人類創立的系統卻存在明顯的代理問題。
近代的民主制度在18世紀出現,是由一群從啟蒙(Enlightenment)時代得到啟發而發明的。另外,商業制度從工業時代開始形成,再發展、改進和轉化成為現在人類社會的模式。權威人士、成功人士、代議士、中產、偶像、KOL(意見領袖)、學者、導師或智者是斥候蜂/蟻們的放大版本,在系統中的功能也大同少異。同時他/她們不會因為自己的錯誤讓平民、普羅大眾、中產人士、追隨者、網上follower、選民或學生(工蜂/蟻們)損失,甚至死亡而負上對等的懲罰和下場,更會被保護(武力或法律保護)。結果是代理們生存下來,人類系統中的「工蜂/蟻們」的滅亡反被認為是合理。原因是系統就是如此設定!這就是代理問題。
以香港的情況作例子,大部份的在位代議士、政經人士、學者和KOL(意見領袖)(斥候蜂/蟻們)在充滿缺點的制度中行動,口中說著一些支持香港人(工蜂/蟻們)得到雙普選(相對優質的新蜂/蟻巢)的口號。問題是現在的制度(舊蜂/蟻巢)已經千瘡百孔,必須實行新的制度才能有更大發展的空間。同時,已經很多工蜂/蟻們為了舊蜂/蟻巢而受傷,甚至失蹤。加上,前往相對優質的新蜂/蟻巢的路往出現了,那些還沒得到相同下場的斥候蜂/蟻們依然帶領餘下工蜂/蟻們守住舊蜂/蟻巢,走相同的路前往不同的目的地。而且,斥候蜂/蟻們付出的代價比比工蜂/蟻們少,希望自己的DNA繼續生存。當一些指出前往相對優質的新蜂/蟻巢的斥候蜂/蟻們展開行動,不斷提醒整個巢裡面的蜜蜂/螞蟻群走新的路前往新的目的地。而且願意付出代價,希望所有蜜蜂/螞蟻群們的DNA能夠繼續生存。
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 Nassim Nicholas Taleb列出一個表列哪些哪些人和事物沒有切膚之痛、有切膚之痛和為他人承受切膚之痛,或者心口合一。(這裡可以找到圖表。)
「英雄主義正好是代理問題的相反:某個人為了其他人,而選擇承受對自己不利的狀況(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險,或者傷害自己,或者接受比較溫和形式,願意放棄自身的一些利益)。我們現在的所作所為剛好相反:權力似乎落到從社會偷走免費選擇權的人手中,例如銀行家、企業高階主管(非創業家)和政治人物。」─ 複雜系統中的代理得到的懲罰本來和大家一樣,不會因為生來是斥候蜂/蟻比工蜂/蟻高級。大家也是為了更優質的整個系統和讓整個族群的DNA延續而生存。
4. 理性是指避開系統性毁滅。
很多人被洗腦,常常把「理性」掛在口邊,不過行動或行動上卻製造毀滅性的風險和無助於生存的因子,是非常可怕的事。
「理性是指避開系統性毁滅。」─ Skin in the game 切膚之痛就是影響生活的一個決定、行為、品牌、商品、服務或創作等等找出責任、倫理、道德和技能之間的關係。更重要的「切膚之痛主要是談公義、榮譽和犧牲,這些事情攸關人類的存在。」─ 切膚之痛把出現在貧富懸殊、環保、人權、法律、社會的問題,正好跟公義、榮譽和犧牲有極大的關連。還有,它是治療「代理問題」的重要藥引,讓代理和委託人之間的利益平衡。好像總統選舉、議員選舉、投資理財、日常購物,甚至考慮follow不follow一些異化的KOL(意見領袖)或 page(Instagam、Facebook、Youtube、Twiiter等等),都可以運用「切膚之痛」幫忙我們作決定,減少自己的精力被浪費掉。
「所謂理性,是指風險管理,就是這麼簡單。」╴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這麼直接地說明了。當然他的解說不只如此。還有「理性是指避開系統性毀滅。」、「理性的事情允許集體 — 指能夠存在很長時間的實體 — 存活下來。」、「理性並不是清楚明白用華麗的詞藻去解釋;它只是有助於生存,以及避免系統性毀滅的東西。」、「會招來毀滅的策略,效益永遠無法沖銷毀滅的風險。」、「一個人可能喜歡冒險,但十分厭惡毀滅。」
這就是「風險管理」、就是「有助於生存,以及避免系統性毀滅的東西」、就是「效益永遠無法沖銷毀滅的風險」、就是「喜歡冒險,但十分厭惡毀滅。」、「不少人認為一次、兩次、三次沒有「中招」,便誤信自己「中招」的機會率很低。」、「現在,當我聽到一些人常常說理性、理性、理性……不斷的重覆,他們繼續誤解風險,直到『厚尾』崩潰,『黑天鵝』出現,問題一發不可收拾。」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性事、經濟、投資、愛情、政治、學習、教育、飲食等等。脆弱性的強度就是影響「厚尾」(Fat tail)或「黑天鵝」的形成,影響我們的生活。
5. 運用Via nagativa(否定法/減法)會幫助我們更接近目標。
我以自己的經歷作例子說一說Via nagativa(否定法/減法),可以用幾句簡單的說話給大家怎樣才可以成功減肥或瘦身:減肥和資本主義中的賺錢的定義相反,用掉、花掉的東西比賺到或儲蓄的東西多。這個基本概念跟Via nagativa(否定法/減法)不謀而合。還有,在台灣有一位知名的投資人施昇輝先生,寫了11本書,他的投資非常貼近Via nagativa(否定法/減法)的精神。建議大家自行搜尋一下。
減肥的重點是控制自己的力量,早上吃糖份或脂肪比較高的食物的話,我們有接近一天的時間去消化和花掉那些糖和脂肪,多餘的脂肪儲藏在身體裡的機會自然降低。午餐吃正常份量,消化的時間也充足。晚餐時,距離睡覺的時間很近,身體的消化能力會減慢。所以晚餐吃太多,多餘的脂肪儲藏在身體裡的機會大大的提升。花掉的錢比儲蓄的多,你的錢會多嗎?相同的,花掉的脂肪比儲蓄的多,你變胖的機率會高嗎?去年BBC有個節目,節目單位跟大學合作,研究不同的減肥方法。我說的那個方法以實驗證明了是有效的。 * (在這裡可以看到我的樣子。)
「談到專注做好一件事,人們想到它的意思是對你必須專注的事情說是。但這根本不是它的意思。它的意思是說,對眼前的其他一百個好構思想說不。你必須精挑細選。其實,我對於我們沒做的事,和我做過的事一樣感到驕傲。創新就是對一千樣事情就不。」— Steve Job 分享。
減肥就是對不健康說不,對不適合自己的減肥方式說不,對阻礙自己變得健康的東西(包括無形的東西)說不。再選擇那些真的對健康有益的方法,忽視那些以訛傳訛的減肥秘訣,強化決心,一步、一步的把體重降低,減少脂肪,增加肌肉量。這是我們對我們的身體的一種創新,也是Via nagativa(否定法/減法)的好處。實踐再改良,尋找那些效果不佳和能夠引發嚴重問題的關鍵元素後盡量除去,找出讓自己能夠生存的方法、行為和習慣之外,一起成長的獨特訣竅。
6. 學習和應用《國富論》+《道德情操論》=利潤會比虧損多。
「有效應對目前的金融危機,還必須高度重視道德的作用。道德是世界最偉大的,道德的光芒甚至比陽光還要燦爛。真正的經濟學理論,決不會同最高的倫理道德準則產生衝突。經濟學說應該代表公正和誠信,平等地促進所有人,包括最弱勢人群的福祉……道德缺失是導致這次金融危機的一個深層次原因。」前總理溫家寶在2009年2月在英國劍橋大學發表關於應對2008年金融危機的演講說。「如果一個社會的經濟發長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眾手中,那麼它在道義上將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風險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脅社會穩定。」這幾句就是來自由 Adam Smith 亞當.斯密編寫的《道德情操論》/《道德情感論》(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我會簡稱道德情操論,方便大家閱讀)。
不用多解釋亞當.斯密的《國富論》(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ons)的重要,大部份歐美國家,特別是英國和美國,她們的政府從《國富論》中學會其中的知識(不是精粹和智慧),慢慢地融合凱恩斯主義和海耶克主義,改變和發展到現在的異化資本主義系統。比較奇怪的一點是,她們是刻意忽略由《道德情操論》,還是真的不認識這本書?其實某國也是從《國富論》和凱恩斯主義中的那追求財富來滿足人的慾望而發展,看看去年及今年的世界事件便會明白她們真的把以財富作唯一信仰。如果沒有了財富,會怎樣呢?
同時依據傳聞前總理溫家寶喜愛《道德情操論》,是不是有些矛盾?我覺得不是,認為只是他知道學習和應用《國富論》和《道德情操論》也許才能夠幫助國家。而且,這個行為本來不是用來欺騙西方國家的模糊說法,卻被人誤用導致欺騙她們很多年。可惜,面具在2020年終於破裂了。想一想,如果有些人用心聽前總理溫家寶的話會怎麼樣?再看看,現在的弱點是不是太過明顯呢?再直白一點,在比較典型的RPG遊戲中,對付邪靈最有效和最能給予傷害的攻擊方法是治療術。玩家不斷幫它們「治療」,它們的體力便會歸零。「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聽聽溫爺爺的說話可能是好事。
分享《道德情操論》的內容足夠寫最少2篇幾千字的文章。長話短說,大家一起把《國富論》和《道德情操論》融滙貫通,學會怎樣做一個社會公民,才可以真正幫助社會發展。
7. 反脆弱性非常重要,找到之後,暴政也因它而滅亡,歷史已經告訴我們了。
「反脆弱性是黑天鵝的解藥。」─ 脆弱性是黑天鵝出現的主要元素,反脆弱性就是解藥。Nassim Nicholas Taleb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曾經於2008年的金融風暴,在很多人也覺得是不會發生利好的機會的時侯,運用自己的想法和行動找到重點的問題,然後獲利。
「如果建築商蓋了棟房子,而房子倒下來,造成屋主死亡 — 建築商應該執行死刑。如果造成屋主的兒子,那麼建築商的兒子應該執行死刑。如果造成屋主的奴僕死亡 — 他應該還給屋主價值相等的奴僕。」
他發現漢摩拉比法典也預防「黑天鵝」(小機率的極端事件)發生,這些最容易遭到誤解,也最容易將承受的風險隱藏起來。大自然的 Complex systems(深奧/複雜系統)和漢摩拉比法典的基礎都是建築在無限責任之上。漢摩拉比法典使藉著犧牲大眾的脆弱性,而使它們的反脆弱性增強的專業,例如終身職政府雇員、學術界的研究工作者、新聞人(不會揭穿迷思的那一種)、醫療機構、大藥廠,以及其他許多,得到對稱的懲罰。看看2019和2020年的香港,自然明白當代的法律的缺點有很多大。
總結:
在大自然裡面擁有具反脆弱性本質的東西,就是這麼簡單。人類的存在VS地球的存在,誰比較久?同理,來自大自然的系統VS人類創造的系統,誰會更有效?現在的香港正好的一個創造新系統的機會。「和平,不是靠筆墨,也不是靠流血。」 ─ 政府、政治組織或政治體系並不等如國家,國家是另外一種概念。在相對對稱的時間和空間之中,人民與人民之間不斷地作文化交流和買賣交易,彼此安居樂業,和平才能夠慢慢地建立起來。在已經失效的制度裡求生是求死的行為,自己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更包括下一代,請接受來自大自然的Complex systems(複雜系統)帶來的可能性!
紐約、倫敦、香港現在還是地球上重要的金融城市,當美國和英國都相信 Adam Smith 亞當.斯密提出的概念, 加上2020年的香港和台灣需要歐美國家的幫忙,根本沒有籍口忽視 《道德情操論》和《國富論》。理解Adam Smith 亞當.斯密的思想,除了可以加強跟歐美國家的溝通(特別是在政治型經濟的體系裡面溝通,知己知彼麻)。 更重要的是,同理心是Adam Smith 亞當.斯密的思想中的重心,而且歐美國家的國民確信同理心是建立社會不能缺少的元素。社會中的斥侯蜂/螞們必須負上無限責任,才可以得到對稱的資源,而工蜂/螞們希望生存而已,不是拿來犧牲的資源。
透過《道德情操論》和《國富論》告訴我們怎樣創造一個具可持續發展性的社會,我們需要於這個世紀把 Adam Smith 亞當.斯密真正的思想重現,把這兩本書融合,以具有道德和(慈悲)同理心作核心,經過Complex systems(複雜系統)的組建,治療生病的資本主義系統(政治型經濟的體系)。接下來,嘗試把傳統的經濟模式提升至慈悲同理心經濟/經濟圈(Great Compassion Empathy Economy),再推向其他國家,幫助東、西方的人在可持續性發展和具同理心的系統裡站著賺錢。未來的社會經濟狀況變化很大,一起研究、學習和實踐《道德情操論》和《國富論》,這是Win-win-win 三家皆嬴的行動。
21世紀的社會真的有很大機會是一個VUCAF的社會:Volatility(變動)、Uncertainty(不確定)、Complexity(複雜)、Ambiguity(模糊)和Fragile(脆弱)。所以最後引用下面三段字文,與Nassim Nicholas Taleb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編寫的複雜性事物對比的圖表作結。
「複雜系統告訴我們,蜂/蟻巢、股市乃至於社會,並非只是簡單地集結了許多蜜蜂、螞蟻、投資人與居民。一起生活在社會中的人們會互相影響,會彼此產生連結、組成某些模式,或甚至形成某種整體方向,最後勾勒出世界的模樣。」
「將恐懼化為謹慎、痛苦化為資訊、錯誤化為啓示、渴望化為行動 — — 調適情緒,不見得是消除清緒。」
「未知的世界那麽大,走過的世界那麽小;得到的眼淚那麽重,永恆的快樂那麽少;別忘了去找,別忘了去築一條橋 ;就算傷綁住你的腳,我陪你往未來街道,奔跑。」
編寫這篇文章的時侯,突然很多資訊向我湧過來,我發現開發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人工智能竟然跟一個看似沒有關係,卻在本質上的非常接近的事情類似 —— 怎樣成為父母/長輩/師長?「#DL;LM」─ Do less, Love more (小做一點,多愛一點),下一篇待續。
P.S. 最後,如果你覺這篇文章,以及我之前寫的文章值得閱讀,請forward給你的 3位朋友閱讀。你不follow、不拍掌也可以,因為我比較關心大家的真實生活,不是數碼數字的上的增長。